真空熱壓爐作為材料燒結、熔煉及熱處理的關鍵設備,其安裝質量直接影響設備性能與使用壽命。以下從前期準備、主體安裝、系統對接、調試校準四大環節闡述規范化安裝流程:
一、前期準備與場地規劃
1. 環境評估
- 選擇干燥通風的室內場所,避開腐蝕性氣體(如酸霧)、粉塵密集區及強電磁干擾源。地面承載能力需滿足設備滿載重量要求,建議采用加固混凝土地坪。
- 根據設備尺寸預留足夠空間,四周至少保留80cm通道便于檢修,頂部留出≥50cm高度用于排氣管道延伸。
2. 基礎施工
- 按廠商提供的地腳螺栓孔位圖澆筑混凝土基座,表面平整度誤差≤3mm/m。預埋鋼板或槽鋼框架作為支撐平臺,確保設備整體水平度。
- 若需隔振處理,可在底座加裝橡膠減震墊或空氣彈簧裝置,降低運行震動對精密實驗的影響。
二、主體設備精準就位
1. 吊裝與初定位
- 使用起重機或叉車將爐體平穩吊運至基座上方,通過調節地腳螺栓調整設備水平度(橫向/縱向偏差均<1mm)。
- 采用激光水準儀輔助校正,重點檢查爐門密封面的水平狀態,避免因傾斜導致密封失效。
2. 機械固定與配重平衡
- 擰緊所有地腳螺栓后二次復驗水平度,隨后焊接防松擋板加固。對于帶升降系統的熱壓爐,需調試絲杠傳動機構的同心度,確保壓力盤垂直運動軌跡無偏移。
- 安裝配重塊以平衡爐蓋重量,減輕啟閉操作力度,延長氣缸/液壓缸壽命。
三、系統連接與密封保障
1. 真空管路組裝
- 采用不銹鋼波紋管或金屬軟管連接泵組與爐腔,接口處使用KF法蘭配合氟橡膠圈密封。管路布局遵循“短直為主”原則,減少彎頭數量以防氣流阻滯。
- 安裝冷阱于真空泵前級,捕獲水蒸氣及可凝性雜質,保護泵油純度。
2. 冷卻水路配置
- 接入循環冷卻水系統,進水口加裝過濾器防止雜質堵塞蛇形冷卻管。水管接頭推薦使用卡套式快裝結構,并涂抹密封膠增強可靠性。
- 設置水流開關與溫度報警裝置,缺水或超溫時自動切斷加熱電源。
3. 電極與溫控線路
- 石墨電極需緊密貼合爐殼絕緣套管,間隙用氧化鋁纖維填充隔熱。熱電偶插入爐膛中心位置,探頭距離發熱體≥5cm以避免直接輻射干擾。
- 動力電纜截面積應匹配設備功率,銅芯線徑≥設備額定電流值×1.5倍,接地電阻<4Ω。
四、調試校準與安全驗證
1. 真空度測試
- 關閉爐門后啟動機械泵,記錄30分鐘內極限真空度(一般可達10?³Pa量級)。用氦質譜檢漏儀重點檢測觀察窗、法蘭等靜密封點,泄漏率應<1×10?? Pa·m³/s。
2. 溫控系統標定
- 放置標準測溫錐或鉑銠熱電偶作為參考,分段升溫驗證顯示溫度與實際溫度偏差(±5℃以內為合格)。PID參數需根據負載特性重新整定,優化升溫速率與過沖量。
3. 壓力控制系統聯調
- 充入惰性氣體(氬氣/氮氣)至設定壓力,測試比例閥響應速度與穩壓精度(波動范圍<±0.01MPa)。安全泄壓閥的動作壓力需設定為最大工作壓力的1.1倍。
完成上述步驟后,需進行72小時連續空載試運行,監測各系統工作狀態。正式投料前務必清理爐內雜物,并對操作人員進行專項培訓,嚴格執行《真空熱壓爐操作規程》。定期維護時應重點檢查密封件老化程度、加熱元件電阻變化及真空泵油污染情況,確保設備長期穩定運行。